RFID技術賦能港口集裝箱:未來物流的新方向
一、項目背景
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我國與世界各國貿易持續發展,集裝箱港口吞吐量高速增長,航運集裝箱堆場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隨著堆場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對集裝箱進行有效的管理、如何在進出堆場時對集裝箱進行實時準確的跟蹤,是堆場建設者和管理者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超高頻RFID技術能適應集裝箱生產線和堆場的金屬箱群的惡劣環境,在產成品下線、運輸環節中對集裝箱、托運車輛進行實時追蹤,實現對集裝箱(集裝箱生產管理)、托運車輛(運費自動結算)和堆場自動管理(集裝箱存放狀態)的管理?;赗FID的集裝箱管理系統采用超高頻RFID非接觸式識別技術實現集裝箱智能化管理。
二、系統簡介
系統能夠實現各個堆場在集裝箱運輸過程中存在著手工化、業務效率低下、業務數據管理不完善和不安全等問題。針對當前現狀,基于超高頻RFID技術提供全套的堆場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用于管理集裝箱在整個流通領域內的進出場、裝卸、堆存等管理,可以適用于各場站管理、海關管理、監控中心管理。
集裝箱管理系統包括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兩個方面。硬件設備由RFID自動識別系統和通信系統組成,軟件系統包括RFID信息管理系統和場站集裝箱管理系統。集裝箱電子標簽信息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固定信息,包括序列號、集裝箱號、箱型、尺寸等;另一部分是改寫信息,包括貨品信息、運單號、起運港、目的港、船名航次等。
集裝箱管理系統包括集裝箱信息實時采集和自動識別、數據統計與分析,向客戶提供集裝箱信息查詢服務,監測、記錄經過道口的集裝箱、拖運車輛、事件發生時間、操作人員、集裝箱堆放位置等功能??梢詫b箱進行實時追蹤,實時掌握集裝箱的位置和狀態,準確找出指定集裝箱,實現對集裝箱和堆場狀態的管理,向客戶提供集裝箱信息查詢服務,有效提高堆場利用率,提高客戶滿意度,節約企業資源。
三、系統組成
發卡器、讀寫器、電子標簽(集裝箱電子標簽和拖車電子標簽)、天線,車載閱讀器系統,工廠出口監測子系統、堆場自動管理子系統,中央監控子系統。
● 中央監控中心子系統: 監控其他子系統運作,與其他子系統進行信息交互。進行集裝箱信息管理和托運車輛信息管理,數據統計與分析,進行運費結算,向客戶提供集裝箱信息查詢服務。
● 出廠監控子系統: 監測、記錄出廠集裝箱的信息、托運車輛的信息、發生時間、操作人員等。統計分析各種集裝箱的出廠情況。
● 堆場集裝箱管理系統: 監測,記錄經過閘口的集裝箱信息、對應的拖運車輛信息、事件發生時間、操作人員等信息,對堆場集裝箱堆放位置信息進行管理,迅速準確查找集裝箱狀態;具有形象的2D集裝箱堆場地圖和放箱、找箱功能。
四、工作流程
● 集裝箱車間寫卡。 當制造好的成品集裝箱下生產線時,通過系統軟件和寫卡器把對應的集裝箱信息如集裝箱代碼寫入空白電子標簽,將寫好代碼的標簽吸附到集裝箱上,由生產廠的堆高車閱讀器系統確認集裝箱箱號后出廠。
● 集裝箱出廠識讀。 確認出廠集裝箱將由拖車運出生產廠前往堆場,安裝在工廠出口的閱讀器讀取集裝箱標簽信息和拖車信息(如果標簽讀取失敗,可由出口監控點工作人員手工輸入箱號),傳輸到出廠監控子系統中,再由該系統通過Internet網絡上傳到中央監控子系統中。
● 堆場閘口入口識讀。 在集裝箱進入堆場閘口時,堆場入口閘口上的閱讀器讀取集裝箱和車輛標簽,將車輛信息、集裝箱信息及其匹配關系、到達時間等保存到堆場管理子系統中,同時上傳到中央子系統。
● 堆場放置/提取集裝箱。集裝箱入堆場后,由堆高車系統按照中央子系統分配的堆放位置放置集裝箱。車載閱讀器對抓取的集裝箱的信息進行自動讀取,數據通過無線數據傳輸與控制室中央數據庫進行交互,驗證后將集裝箱堆放到系統圖形所指示的位置。提取集裝箱時,堆高車系統根據圖形指示找到相應的集裝箱,閱讀器讀取集裝箱上的電子標簽,驗證為應提箱后將集裝箱取下。
● 集裝箱運出堆場時。 堆場出口的閱讀器系統讀取出場的集裝箱和車輛標簽,判斷所運箱是否為應出場箱,確認后將車輛信息和箱信息匹配,保存信息和出閘時間于本地數據庫和中央數據庫(MAS數據庫)。如果集裝箱信息讀取成功,工作人員將標簽取下回收,進入下一輪應用。
五、系統特點
1)自動快速收集信息,全過程無需人工參與;
2)有效消除集裝箱在運輸過程中的錯箱、漏箱問題;
3)解決了人工抄號容易出現人為差錯和全程信息交流不及時的問題;
4)實時定位單體集裝箱,做到能夠在整個流程鏈中的安全監控;
5)系統使用RFID電子標簽,具有全球唯一的ID碼,經久耐用,不可篡改或復制;
6)標簽存儲容量大,能對每一個集裝箱進行唯一標識;
7)無線識別,且讀取距離長,RFID標簽可以識別10米以上的距離;
8)抗干擾能力強,能夠適應多金屬的復雜環境;
9)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水、油和化學藥品等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性。
六、系統實施效益
該解決方案同樣適用于各大港口碼頭的集裝箱管理,并可以拓展到集裝箱的跨省市長距離陸運和海運。